每逢有嚴重交通意外,尤其是涉及巴士、小巴,傳媒總會搵啲所謂專業人士分析評論講兩句,美其名好似「期望避免意外重演」實際就資訊錯誤甚至歪理連篇,其中理工大學機械工程系前教授盧覺強係常客,過去呢十年八載老是常出現,幾乎每次唔係計一條中學 Physics 算式「撞擊力達109,700N 非死即傷」就係錯誤分析,甚至煽動公眾恐慌。
日前CCTVB 慌張閪望又請佢出鏡,講巴士轉彎私家車「拍跳」「包頭」,又再一次錯到離晒大譜。我亦老實不客氣開佢拖,不過為免啲傳媒要不是Spin 悉尼老鼠就話「有大車牌好巴閉咩,擺明恰鳩佢」,於是「學術鬥學術」
正如前述,佢亂鳩咁噏都唔係第一次,例如11月19日沙田巴士反車意外,有傳媒引述佢話「坐樓下安全啲」,但2020年9月12日洗街車攔腰撞向巴士嘅意外,盧教授又想講「坐樓上安全啲」?咁就想問佢到底坐樓上定樓下先至安全呢???!
唔少知道佢「講多錯多」嘅人都質疑,或唔明白啲傳媒點解硬係要搵佢說三道四,以至明知幾乎劑劑都俾人「Q 到講錯嘢」都硬係要繼續搵佢亂噏一通。綜合所知嘅有兩個原因。
第一係傳媒內部有如「辦公室政治」問題。報館每日出紙有限,記者/採主/編輯為爭取工作表現,搶奪更多版位,於是乎就話「搵到個專業意見分析希望避免意外重演」。所以就有呢啲所謂專家之言。
第二係對於經常出錯嘅問題,啲記者/採主/編輯唔係唔知,但就是一句「我無嗰方面嘅知識去判斷佢講嘅嘢啱定係錯,咁佢係教授/工程師/博士… 照計講嘅嘢唔會錯㗎啦」我有一句口頭禪「有朵有牌頭鳩噏都係真理秘笈」就係咁嘅來由。
另一方面,傳媒搵佢哋「評論」好集中於涉及巴士、小巴嘅意外,鮮見於私家車、的士、貨車嘅意外,港鐵壞車、出軌之類嘅意外更好難見到佢哋嘅衰樣。而且每次「評論」都有如使公眾對乘搭巴士、小巴充滿危機風險,例如盧覺強曾評「巴士車身採用玻璃纖維猶如紙紥」,還不是煽動市民對巴士、小巴感到恐慌,驅使去「拜鐵路教」?
分享一個真實嘅故事。幾年前 (按:2018年5月28日) 天星小輪撞埋海運大廈岸堤意外,剛巧船上嘅乘客當中有兩位是我現實中認識嘅朋友。佢哋安全登岸後有傳媒扑咪,均被問一條好有導向性嘅問題 ─ 朋友A 被問「會唔會覺得搭船好危險?」朋友B 的記者問得更直接「會唔會覺得搭船好危險而日後改搭港鐵?」
咁仲唔係有 Agenda 宣揚「拜鐵路教」? 我屌你腦無啦!如果唔係又點解釋呢啲磚家之現絕大多數出現响巴士、小巴嘅意外而港鐵點壞點盛,例如電力系統故障而唔見盧覺強鳩噏「供電系統有乜問題」?!
我知道例如共諜熱普城嗰啲撚樣暗串我或者判官「爭出鏡、搏上位」
但正如之前响巴士台嘅節目講得好清楚,如今再講多一次「我哋只係希望真係搵出避免悲劇重演嘅方法,邊個講都無所謂」可是傳媒搵嚟盧覺強 (或李耀培等) 有朵有牌頭持續地鳩噏,莫講在為「拜鐵路教」傳福音,根本就無助改善道路安全,甚至誤導公眾引起恐慌,而且不止一半年載,持續咗無十年八載並錯咗N咁多次。
所謂有求至有供,香港人習慣性睇盲信「牌頭」跟紅頂白唔用腦,先至有空間俾傳媒用呢啲磚家之詞製造輿論、煽動恐慌。但既然盧覺強之流鳩噏當秘笈,而又根本無助改善道路安全,就無謂浪費時間送彈藥俾傳媒以至支那共匪借勢宣揚「拜鐵路教」。
交通意外成因有好多方面,例如道路設計規劃、考牌制度等等,根本要真係改善道路安全得一個方法 ── 將運輸署砍掉重練!
關嘅影片節目已經上載至 Jacky Lim Channel YouTube頻道
歡迎收睇。睇完記得 Like 同 Share
1 Trackback / Ping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