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方法可以較準確了解國際新聞

近半年以嚟,唔少人多咗留意國際新聞,但當然主要係同香港有關嘅報導,不過好多人經常錯誤了解、被誤導 (例如 共諜熱普城 嘅潑冷水) ,因而錯誤解讀,然後「放負」。例如《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審議過程到總統特朗普簽署之前,又例如香港時間今日凌晨爆出英國外相藍韜文 (Dominic Raab) 不同意予 BNO平權;或是歐盟議會通過「無約束力決議」對香港政府實施禁運、新加坡政府對反送中抗爭 (引發嘅 香港戰爭 ) 嘅言論等等。

要較準確了解國際新聞嘅第一步,就係唔好只睇香港傳媒嘅翻譯引述報導。因為香港嘅傳媒除咗受 支那共匪 滲透之外,仲有唔少傳媒人腦海還有濃郁嘅「中華民族情意結」同衍生出嚟偏向敵視西方列強嘅心態,即係「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都只係西方列強欺負中國人」延伸出嚟嘅思想,所以啲報導內容點都會偏向「西方不懷好意」「國際社會唔會協助香港」之類嘅方向。

第二步就係知道報導來源,就去搵返嗰個國家嘅傳媒嘅「原裝報導」,或最起碼搵到 Reuters、Bloomberg、法新社、美聯社等國際級通訊社嘅報導。因為當地傳媒嘅報導先至係「第一手消息」、國際級通訊社嘅報導多數都係將當地傳媒嘅報導內容作出整理然後發稿,在理論上必定係最準確。而如果時間容許的話,睇晒咁多家傳媒嘅版本,或最少睇兩至三家傳媒,咁就應該能夠準確對一宗新聞嘅了解,而唔會被fake。

要做到呢兩步根本唔難,網上有得外國報紙 (爭在是否免費),電視嘅不論 NOW 或 Cable 都可以睇好多外國電視台,每個月一百幾十,食餐好少少嘅都無咗啦!

第三步係好多人想知道如何有較準確嘅分析、解讀、研判,或衡量所閱讀嘅評論人、學者之類嘅評論分析。要確定你自己或嗰位學者、評論人認識當地政治、社會狀況嘅深入程度,如果無,或頂盡只係知道皮毛,就無謂睇。因為唔了解當地環境,根本唔可能有足夠數據做出相對較準確嘅分析。

例如「華記 at 新加坡」單嘢,好多人開口埋口就話「等睇打藤」,但「笞刑」適用於乜嘢罪行嘅法律?楊官華為何觸犯《內部安全法》?已經好多人講唔到。但呢條好多人只會話「方便新加坡政府打壓異己」嘅法例點解會出現,似乎响香港得我呢個好多友仔想講「無人識嘅濕鳩評論員」講得出,然後成個局面清楚晒。

再又例如近期最多人關注嘅《香港人權及民主法》,冚世界只係望住 Mitch McConnell 老婆趙小蘭好有可疑所以拖字訣、參眾兩院唔少議員嘅金主同 中国 有生意往來而「放負」話應該通過唔到,Donald Trump 為咗貿易戰而唔會簽。但 Mitch McConnell 受緊幾大政治壓力應該會焗住去馬、「通俄門」等醜聞係 Trump 簽署法案與否嘅因素之一,熟悉當地政治先至有可能留意得到,然後可以分析得出「形勢唔係咁差」甚至可以一口咬定「過硬」同「簽硬」。

仲有嘅係,香港政治長期受到「金錢潔癖」影響,政治分析欠缺「利益」嘅角度,或以此做 spinning,例如話美帝幫香港唔係真心所以唔好寄望、英國佬為咗賺中国嘅錢點會理香港而得罪共产党……

簡單講,你唔知當地環境就唔好亂分析;track record 搵唔到有講/寫過當地政治、甚至當地內政嘅評論人、學者,頂盡睇咗就算。無謂睇完之後傷心或失望,更當然唔好被 fake 先至係最重要的。當然,亦要防人之心不可無,就算有幾熟 (扮到有幾熟)當地政局、社會狀況,都要不排除「收柯打做嘢」spinning。新聞嘅嘢,一定唔可以只睇一兩則報導或評論。要晒確係要花好多時間,花唔到嘅就唔好周圍吹 / share。

後記:華記只係遞解出境及以後不得進入新加坡國境,好多人「失望」,亦有部份友仔又蠢蠢欲動想話我「鳩噏」。但唔該睇返清楚我話「正常的話」要坐返一兩年,與及後來佢恐嚇新加坡公民有可能判打藤。有乜「唔正常」事發生,唔駛我再多講啦,Straits Times 報咗楊官華有入過中国駐新加坡大使館。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