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通過及實施《香港人權及民主法》之後,陸續開始多人思考及關注其他國家會對香港採取的行動,其中最多人談論的莫國於英國。當中的因素除咗「港英餘孽」情意結之外,仲有關注 BNO 平權,與及一直有研究香港歷史嘅人認為英國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唔少人認為英國一直響度逃避、 又或者明白多少受到美國因素嘅影響,如今美國已經採取實質行動,就會期望甚至要求英國盡快採取相關的行動,承擔返對香港的責任。無奈地英國國會下議院已經解散並將在12月12日舉行大選,即係聖誕節之前英國政府都好難採取行動就係現實;再者,脫歐問題仍然懸而未決亦影響到處理香港事務的時間及先後次序,與及唔少人質疑英國會為咗同 支那共匪 嘅利益關係而會冷處理香港嘅問題,因而唔少人並不會對英國有期望。但其實,香港對英國是否沒有好處、香港能夠提供比英國嘅利益係咪唔夠 共产党 嘅多呢?
呢類問題一直使到坊間嘅反應遲滯,影響「國際戰線」响動員過程嘅效率。就以美國《香港人權及民主法》為例,唔少人望住參眾兩院有唔少議員或其金主同 中国 嘅生意聯繫,或 支那共匪 於貿易談判提出嘅所謂誠意涉及金額千億萬億,相比之下香港對美國嚟講只係條毛,就信心動搖。但其實只要逛吓街市、超市,必會發現香港進口唔少美國嘅農產品。
呢期天氣轉涼,多咗人去打邊爐,點都會見到餐牌寫著「美國肥牛」。事實上,單係美國牛肉,香港响2018年首三季入口2.1億磅,支那不過是 1500萬磅;即使2019年香港嘅貨額下跌近三成,仍然比支那多約七倍。

仲有雞蛋、雞肉、豬扒、沙律菜…… 支那人就算暴發戶大撚把錢,會食咩?
如果識得搵到呢一類數據然後做分析,就算唔信任美國國會、Trump 總統,都起碼唔會放負,或唔會聽 共諜熱普城 嘅潑冷水說話啦。
去返英國,香港有何實利提供出嚟?第一件事真係非常簡單,每日發生响大部份香港人身上 ── Alexander Dennis Limited 呢間巴士製造商,如果無咗香港市場,早就執埋笠;仲有 Wrightbus,唔會拖到上個月先至被申請破產執達吏接管。再甚至乎回顧歷史,如果唔係香港,相信 Leyland 呢間公司唔可以捱到1980年代尾先至被Volvo收購。
依家英國仲有乜嘢工業製品可以俾香港幫襯?答案除咗得啖笑之外,仲有「真係要多謝戴卓爾夫人」。而講到呢條真正的死八婆,更當然唔少得香港今時今日搞到咁嘅田地嘅責任所在。
英國目前嘅經濟問題,正正就係無晒工業,與及農業嘅出口疲弱所致。另導致可供予大學畢業以下學歷嘅人口嘅職位不足。响工業方面嘅問題,主要係欠缺本地企業之外,最大鑊就係人力資源方面,唔係工資高企,而係欠缺專業人才同技術。就講返巴士為例,最新款 ADL E500 巴士底盤部份嘅設計概念係香港嘅巴士公司建議來的!再甚至「考古」九巴嘅平治雙層巴士嘅出現,都係香港人嘅「鬼主意」!英國佬會唔會諗得到呢啲構思,我真係唔敢講,但呢啲例子幾乎可以肯定香港應該有人才可以協助英國重建工業。除咗巴士、汽車仲有乜嘢工業就仲要思考。
來自英國嘅農業產品亦都唔少,最起碼有容海恩老豆打骰嘅華潤集團旗下超市有銷售嘅 Tesco 罐頭同冷藏食品。再仲有 Inchape 同 Jardine 响香港食緊人血饅頭!
英國各個政黨政客可會睇到香港嘅作用同價值,真係唔好有太大期望,但香港由戴卓爾夫人遺留落嚟爛攤子,英國朝野點樣逃避都係歷史事實。但「著數」就擺咗响度而尚且可以作為「收拾爛攤子」嘅誘因或下台階,英國其實再無藉口逃避。不過,始終香港人未有正式向英國「追數」,就係英國仍然「側側膊」嘅藉口,而既然過去約四至五個月嘅努力成功使美國「出招」,香港人其實可以朝住再下一城嘅目標再次「郁手」,況且响道理上英國真係輸鳩晒俾我哋香港人;美國對香港嘅新法律及政策對英國形成於國際政治角度嘅壓力;還有從歷史角度,二戰時期邱吉爾政府只顧住攻打希特拉而唔駛處理國內事務咩?? 看守政府、大選、脫歐、其實唔係藉口,英國應該尋求任何可行嘅方法,盡快承擔返起對香港嘅責任,而香港人亦應該開始向英國追數。
不過,最後必須要指出,英國問題有太多牛鬼蛇神出沒搞屎搞屁,大家切勿盲目參與任何向英國政府請願嘅活動。容我囂張一句,我會去或 endorse 嘅,先至係無問題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